解疙瘩,就找他!两年调解纠纷3000余起,化解率99%!李村派出所有位金牌调解警官

半岛都市报   2023-08-13 20:22:54

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 实习生 王明浩


(资料图片)

把群众当家人,用警心暖民心,两年成功调解纠纷3000余起;潜心钻研,创新警务,首创“大调解+快调解”纠纷化解工作模式,矛盾化解率达到99%;扎根一线,冲锋在前,用行动践行一身公安藏蓝的使命……他就是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李村派出所副所长李嘉顺。从警21年来,他始终以拼命三郎的精神,主动担当,真正做到了“小事不出社区,大事不出街道、矛盾不上交、就地能化解”。

春风化“语”,化解纠纷暖民心

李村商圈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商圈,日均人流量20余万人次。李村派出所也成为最繁忙的派出所之一,日均接警量超过80起,纠纷类警情占了一大半。如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,从最前端维护辖区治安环境的和谐稳定,治安民警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。

“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,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家人,以家人的身份和当事人沟通交流,交流久了,感情深了,心就近了,老百姓就会信任我们。他们就会把心里的真正的想法反映给我们,这些润物细无声的工作,也树立了我们真心服务老百姓的形象。” 李嘉顺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

2021年3月,李村派出所辖区的一家医院发生医患纠纷,严重影响了医院秩序。李嘉顺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往医院,分别与院方及患者家属沟通,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,对双方进行劝解和法律宣传。看到患者一家人生活贫困,李嘉顺主动拿出1000元钱,让一家人买点营养品补补身体。李嘉顺的态度感动了双方,经过李嘉顺调解,双方最终达成协议。一起看起来非常棘手的医患纠纷,在他的努力下得到妥善处理。

“1+3+N”调处模式,打通调解“最后一公里”

2020年5月份,李村派出所成立了“嘉顺警务调解工作室”。李嘉顺创新提出“1+3+N”的纠纷调处模式,通过吸收“多元化力量”,多措并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为了形成合力,工作室先后与李村法庭、李村司法所、李村街道、居委会、律师事务所、市场监管局、城管执法局等多部门联合,形成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“三驾马车、齐头并进”的“大调解+快调解”工作格局,将“民调入所”“庭所对接”“律师进所”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引入调解室,共同化解矛盾,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,实现调解资源共享、化解效能最优的调解模式。

市民张先生、孙先生两位老人因琐事发生争执,并引发肢体冲突,双方向李村派出所报警。为提升纠纷化解效果,嘉顺警务调解工作室与李村法庭取得联系,法庭干警与民警协调联动,通过“治安调解+司法确认”方式,推动纠纷就地解决。调处过程中,法庭干警详细讲解了侵权责任相关法律规定、明确了双方应负的法律责任,李嘉顺对双方反复劝导、耐心释明情理。最终,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,并互相赔礼道歉。随后,李村派出所出具了《治安调解协议书》。考虑到协议的履行效果,为避免再起争端,根据当事人的申请,法庭干警当场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。至此,纠纷圆满化解。

近两年来,“嘉顺警务调解工作室”共调处纠纷3000余起,化解率达到99%,获赠锦旗20余面,得到辖区百姓的一致称赞。

心系群众,主动担当解民忧

李嘉顺常说:“人民群众的利益无小事,要着眼于群众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小事情,为老百姓办实事、做好事、解难事。”很多人得到过李嘉顺的帮助,可是他从不提及,直到别人拿着锦旗和感谢信送到派出所时,同事们才知道。

此前,有一名市民因为薪资问题求助到了李嘉顺,他了解详情后,劝解当事人要冷静处置,并将自己随身携带的700元钱给了对方,让他先找地方住下,耐心等结果。随后,李嘉顺主动对接欠薪方,积极协调责任主管部门,经过多方协调,成功帮助当事人拿回了欠薪。当事人拿回了欠薪,掏出1000元要报答,被李嘉顺婉言拒绝。“700元钱能救你一条命,我宁愿多救一些。”李嘉顺告诉对方。

这样的暖心事还有很多,工作中他时常碰到一些超出了工作范畴的事。但是,只要看到对方有困难,他总是慷慨解囊。他认为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,是一件快乐的事。

从警21年来,他扎根基层、无私奉献,始终默默无闻地奋斗在公安一线,用忠诚担当和无悔付出诠释了新时期公安铁军的风采。